PETCT/MR檢查預約平臺是一個綜合性的PETCT檢查預約網(wǎng)站,匯集全國三甲醫(yī)院、專業(yè)影像中心等。為每位用戶提供最方便省時的預約與咨詢服務,直接醫(yī)院交費,安全可靠。PETCT/MR檢查預約平臺與上海華山醫(yī)院、上海東方醫(yī)院、上海全景、平安健康等機構密切合作,真實為用戶提交便利的預約服務。全國免費咨詢熱線:400-887-9166
乳腺并不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器官,原位乳腺癌并不致命;但由于乳腺癌細胞喪失了正常細胞的特性,細胞之間連接松散,容易脫落。癌細胞一旦脫落,游離的癌細胞可以隨血液或淋巴液播散全身,形成轉移,危及生命。目前乳腺癌已成為威脅女性身心健康的常見腫瘤。那么PETCT可否用于治療乳腺癌呢?
1.診斷和鑒別診斷乳腺腫塊
判斷乳腺腫塊的性質(zhì)是早期發(fā)現(xiàn)乳腺癌的關鍵步驟,是提高乳腺癌患者治愈率,增加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關鍵措施。病理活檢是診斷乳腺腫塊性質(zhì)的直接證據(jù),是目前臨床確診乳腺癌的“金標準”,但也存在創(chuàng)傷性和假陰性率高等缺陷。隨著18F-FDG顯像在腫瘤學中的廣泛應用,大量的臨床研究證實,18F-FDG顯像對乳腺腫塊的探測也具有較高的靈敏度和特異性。
1993年,Adler LP等在使用18F-FDG-PET對28例患者共35個乳房腫塊進行18F-FDG顯像研究,發(fā)現(xiàn)FDG-PET可準確從良性乳腺腫塊中區(qū)別出惡性腫塊,對乳腺腫塊探測的敏感性為96%,特異性為接近滿分;而且,在惡性患者中,發(fā)現(xiàn)標化后的FDG攝取率與乳腺癌分級存在明顯的相關關系;并發(fā)現(xiàn)在乳腺癌原發(fā)灶中FDG的攝取獨立于年齡、更年期、種族、腫瘤大小,組織分化等影響因素,因此作者認為FDG-PET不僅可以準確區(qū)別乳腺腫塊的良惡性質(zhì),而且還可以對乳腺癌患者進行術前分期,提供預后信息。Schirrmeister H等在最近也報道,使用環(huán)型PET對117例患者進行研究,并將其結果與胸部X線、乳腺和肝臟部位超聲、乳房造影和骨掃描等常規(guī)檢查進行比較,發(fā)現(xiàn)探測惡性乳腺腫塊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為93%和75%,探測多灶性損傷的敏感性和特異性為63%和95%,而常規(guī)臨床檢查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僅分別為32%和93%。
FDG-PET顯像對乳腺腫塊的探測敏感性和特異性也受著各種因素的影響,許多學者對這些影響因素進行了探討。如通過FDG-PET顯像結果和術后組化和免疫組化的結果進行對比分析,包括FDG SUV與術后組化狀態(tài)、腫瘤類固醇激素受體狀態(tài)、嘧啶標記指數(shù)和P53表達狀態(tài)等等,目前認為組化和免疫組化的結果并不足夠解釋乳腺癌攝取FDG間的差異;FDG顯像并不能完全評價乳腺癌的一些生物學行為如分化、組化分級、細胞增生等等。
目前,F(xiàn)DG-PET在探測已知或懷疑乳腺癌病灶的準確性仍在進一步的研究中。雖然PET有時可以探測出常規(guī)檢查方法不能檢測出的病灶,但也存在著對病灶探測分辨率的限制。如在比較致密的乳房中,F(xiàn)DG的本底吸收常常高于含脂肪多的乳腺,從而導致使用現(xiàn)代技術很難探測出小于1cm大小的乳腺腫塊,此時,還是需要使用活檢來區(qū)別腫塊的良惡性質(zhì)。由于FDG-PET的陽性估計值高達96%,具有FDG高攝取的患者具有很高的發(fā)生可能,應優(yōu)先進行活檢明確。
2.對腋窩淋巴結轉移的探測
在乳腺癌患者中,對涉及的腋窩淋巴結的探測是很關鍵的。乳腺癌病灶的大小與腋窩淋巴結轉移的危險性相關,早期發(fā)現(xiàn)隱匿性轉移,可影響臨床預后和治療策略。腋窩淋巴結被侵犯,一般認為是遠距離微擴散的指示,可影響患者生存率,并可作為聯(lián)合化療的基礎。常規(guī)淋巴結切除(ALND)代價比較昂貴,而且由于這些切除的淋巴結是大部分是陰性結果,可導致大約70%的早期乳腺癌患者不能從中獲得效益,但目前這些患者仍維持潛在的患病率和ALND的經(jīng)濟花費。臨床常規(guī)檢測方法包括常規(guī)X線技術也不能可靠的探測腋窩淋巴結轉移,18FDG-PET顯像目前被認為是探測腋窩淋巴結轉移最有效的手段。18FDG-PET顯像通過對腋窩淋巴結轉移的探測,可有效的乳腺癌患者進行分期。1998年,Crippa F對72例確診為乳腺癌的患者進行全身18F-FDG-PET顯像,評價腋窩淋巴結轉移。通過對具有衰減校正PET圖像進行視覺分析和計算標準攝取率(SUV),與手術后病理結果比較;發(fā)現(xiàn)診斷腋窩淋巴結轉移的敏感性、特異性和準確性分別為85%,91%和89%。參考臨床淋巴結分期,發(fā)現(xiàn)在0期患者中,其敏感性、特異性和準確性分別為70%,92%和86%,N1a:85.5%,接近滿分,95%;N1b-N2中,敏感性、特異性和準確性分別為接近滿分,67%和87%;在具有轉移的乳腺癌患者中,量化的SUV值明顯高于無轉移者,但在兩組中存在明顯的重疊。作者認為PET可以很準確的評價腋窩淋巴結轉移,特別是對N1a的患者尤為重要。最近,Greco M等對167例乳腺腫塊小于50mm(平均21mm)的乳腺癌患者術前進行了全身PET顯像,并與手術切除后的病理結果相比較,探測腋窩淋巴結轉移情況。結果發(fā)現(xiàn),F(xiàn)DG-PET探測腋窩淋巴結轉移的敏感性、特異性和準確性分別為94.4%、86.3%、和89.8%。陽性預測值和陰性預測值分別為84%和95.3%。認為18F-FDG PET顯像是對乳腺癌患者分期的較高敏感性和特異性的方法,可以確定患者是否可以從腋窩淋巴結切除中獲得收益,或允許使用放療替代手術治療。
目前,雖然大部分資料均證實了18F-FDG PET在探測腋窩淋巴結轉移,對乳腺癌患者進行準確分期中的重要作用。但隨著研究的深入,有學者也發(fā)現(xiàn)18F-FDG PET在探測腋窩淋巴結和乳腺內(nèi)側淋巴結轉移時,18F-FDG PET探測的結果變異較大,小于或等于5mm的病灶一般不很容易探測。如果PET顯像結果是陰性,通常并不能完全取代前哨淋巴結或腋窩淋巴結的清掃手術。
3.乳腺癌術后殘余和復發(fā)
乳腺癌術后殘余病灶的存在或復發(fā)對患者的預后及生存時間有著重要的作用。目前臨床對這一方面也進行了大量的研究。Kim TS在最近的一篇資料中報道,為了評價FDG-PET顯像探測乳腺癌患者在術后復發(fā)和轉移的準確性,作者使用全身FDG-PET顯像對27例乳腺癌術后懷疑復發(fā)和轉移的患者共61個病灶進行探測,以患者作為基礎,F(xiàn)DG-PET準確發(fā)現(xiàn)了17例患者中16例具有復發(fā)和轉移性病灶的患者,探測敏感性、特異性和精細準確性分別為94%,92%和93%。
推薦醫(yī)院: 上海華山醫(yī)院PETCT中心 上海東方醫(yī)院PETCT中心 廣州中山六院PETCT中心 上海全景醫(yī)學影像診斷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