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完PET/CT檢查的患者會給周圍人群帶來多少輻射
結束后,患者體內是暫時殘留了少量的放射性物質,但它的劑量是微量的。目前PET/CT檢查使用較多的放射性顯影劑是18F-FDG,輻射來自于18F,它的放射性半衰期非常短,約109分鐘,就是說每過109分鐘,其放射性減少一半。另外其進入人體之后會迅速經過腎臟、尿液排出,有效半衰期在90分鐘左右(*慢不會超過物理半衰期109分鐘)。受檢者開始顯像的時間為注射藥物后1小時左右,結束顯像時間多為注射后2個小時,個別受檢者需要延遲顯像,可能需要3個小時后才能離開核醫(yī)學科,此時患者體內放射性物質已經減少一半以上了。有學者專門針對PET/CT檢查患者在不同時間點的不同距離對周圍輻射情況做了相關的研究,得出下表數據。從下面數據我們可以得知剛剛檢查完的患者對周圍1米人群的輻射劑量已下降到0.01mSv/h以下,此時醫(yī)務人員接觸患者進行30分鐘的醫(yī)療活動,可能接受的輻射劑量大約也就0.005mSv(5μSv),約等于您坐1小時飛機所接受的輻射劑量,基本可忽略不計。
另外我們也會叮囑患者大量飲水排尿,可以加速其體內放射性物質的排除,進一步加快減少體內殘留的輻射。一般我們認為10個半衰期(15-20 h)之后患者體內的輻射幾乎全部排出。由此可見,盡管我們建議受檢者在檢查當日盡量避免與嬰幼兒及孕婦密切接觸,但實際上當患者檢查結束之后體內的放射性水平已在相當低的水平,一般不會對周圍與之密切接觸的人員造成影響。
PETCT/MR檢查預約網溫馨提醒:文章描述內容可能并不符合您的實際病情,建議您可直接加微信咨詢客服或免費咨詢熱線:400-887-9166